登录注册 退出
  • 首页

  • 总会概况

    • 总会简介
    • 总会章程
    • 总会领导
    • 会长寄语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联系方式
    • 阳光慈善
  • 新闻中心

    • 慈善新闻
    • 数字慈善
  • 法律法规
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理事单位
    • 下载中心
  • 慈善项目

  • 公益基金

  • 慈善园地

    • 慈善光荣
    • 通知公文
    • 慈善超市
    • 慈善广场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财务会计报告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收支明细
  • 慈善文化

    • 爱心企业
    • 爱心单位
    • 爱心人士
    • 爱心捐赠
    • 慈善宣传
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义工风采
    • 志愿者服务

→ 慈善园地

  • 慈善光荣
  • 通知公文
  • 慈善超市
  • 慈善广场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  • 非定向项目

    已筹款:¥17190306.15

美国人的慈善理念

分享到-微信×

2019-04-03 00:00

来源:本站

  美国慈善文化有相当长的历史,也有其独特的理念和做法。美国慈善文化主要基于一种新教理念,即富人只是财富的社会管理人,也就是说,在法律上,财富是私有的,但在道德和价值层面,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。

  2000年1月,世界第一富豪盖茨决定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的业务,专力从事慈善事业。世界第二富豪、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,其中大部分交由盖茨夫妻的基金会管理。这两件事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。

  19世纪的美国富豪卡内基写了《论财富》一文,被称为“财富福音书”,简明而直率地阐明与此相关的理念。卡内基认为:把多余财富作为遗产让亲属继承,虽是人之常情,却往往给接受人带来利少弊多的影响。“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,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。”他对国家征收累进遗产税的做法表示欢迎,认为“国家通过征收遗产重税表明,它谴责自私的百万富翁的毫无价值的生活”。卡内基毕竟是白手起家的财富拥有者,因而具有超越金钱的生活体验和价值意识。“处置多余财富,让其真正有益于社会是一种本领。赚钱需要多大本领,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”,富人的责任是“成为生活简朴无华的典范”,将多余收入视为由其管理的信托资金,富人行为是否得当应由“明达的公众情绪判断”。富人应在生前处置好自己的财富,使之有利于公益,“死时越有钱,死得越丢脸。”因此说“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。”

  面对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和摩擦,卡内基产生了上述理念,即“恰当地管理财富,以使同胞手足之情能维系贫富之间的和谐关系”。从历史上看,他的思想对维系美国社会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,影响力迄今尤存。


兰陵慈善会  鲁ICP备2021038859号

地址:兰陵县文峰路中段(检察服务中心二楼) 

联系电话:0539-5211519

邮箱:cscszh@126.com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