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效仿股神巴菲特及微软主席盖茨,在正式退出商场的同时,将个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产、中原中国等3间公司的股份全数注入“施永青基金”,推动社会公益事业,尤其关注内地的教育、医疗课题,并希望帮助贫穷农民。
“李嘉诚基金会”自从1980年成立,李嘉诚至今已捐出款项超过了80亿港元,其中超过90%的资源用在内地及香港的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公益等各行业。
在香港一些富豪看来,挣钱的要义不是为了自肥,“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。”富豪为何需要慈善?这不仅仅是悲悯,更是一种精神坚守,还是一种对公平的追求。名下的巨额财富,“不仅是巨大的权利,也是巨大的义务。”按照李嘉诚的话就是:真正的富贵,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,能用你的金钱,让这个社会更好、更进步、更多的人受到关怀。
大慈善家邵逸夫自1957年创立”邵氏”基金会以来,本着”丈夫贵兼济,岂独善一身”的人生信条,尽力从事慈善事业。从1985年起,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,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,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,000个,遍布31个省、市及自治区,累积向内地捐赠款物达47.5亿港元。邵逸夫先生活到107岁,由此他明白:“做善事,花钱不多,美名却不少,人活得痛快,自然就会长寿”。